内容详情 你的位置: 博鱼体育 > 博鱼动态 > 行业新闻
野外探险范例6篇

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3-11-06 13:18:42 浏览:

  钻探技术是获得地下蕴藏的真实地质资料和直接信息的一种技术。通过钻探可对所取得的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作出评价。历史上,曾有过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在荒郊野外迷失掉队、发生交通及攀爬坠落事故、以及遭遇野兽袭击、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等状况,给钻探工作带来诸多风险与危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发展,野外钻探施工的安全防护手段不断提升,工作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野外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化,越发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理念。

  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危险源是野外钻探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钻探施工中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在项目启动之前,对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辨识、评价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和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钻探工程项目的危害因素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中,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客观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是施工现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于野外钻探施工这么一个系统工程,要对其系统危险实施有效的控制,首先必须掌握大量的有关系统危险状况信息,否则控制管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进行野外钻探工程项目中危害因素的辨识与危险评价过程之前,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客观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价。

  在具体开展危险辨识时,应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系统危险辨识方法。进行危险辨识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考虑:全面分析主要事故模式;系统了解各评价单元固有危险状况信息;确定各危险因素被触发造成事故的危险严重度,并估计其发生频度;确定各评价单元的管理级别。常用危险辨识方法有: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度分析法;故障模式影响及严重度分析(FMECA);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

  事故树分析是典型的逻辑分析法之一,它能对系统的危险性予以辨识和评价,并按照故障事件的逆过程,以演绎的方法探讨其直接和间接原因,研究各事件间的逻辑关系,把研究结果制成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了解生产使用和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以便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对事故进行有效控制。为了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几种重大危险的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关系,本文特别对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的几种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为系统危险辨识及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当然事故树分析不是必须和唯一的事故分析方法。

  危险、有害因素的系统发掘是危险辨识的重点和主要工作内容,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各种事故发生模式,本质安全化水平,设备、设施、工艺缺陷,作业环境缺陷,危险暴露程度等。实际操作中综合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和向有关人员询问等方法,然后结合FTA结果以及国内外有关事故案例,较全面地发掘出各种事故模式,并逐个登记在危险辨识登记表上。

野外探险范例6篇

  野外钻探施工作业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由施工作业人员、电器和机械设备、环境(施工现场)、管理四个方面组成。它们之间具有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即事故的原因取决于人、物、环境三个因素的联系,它们的状况又受管理状态的制约。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中,来自人方面的原因有个人的知识、技能、体质以及是否按客观要求办事的行为准则;来自物方面的原因有材料、机械设备、工具器材等固有的危险特性;来自野外钻探作业自身危险因素有:环境条件多变、操作多方位交叉、各专业工种混合作业、从业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因此,进行危险源辨识需根据不同的野外情况,在已有安全经验教训、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用系统理论的方法对整个工程中各种危险因素作全面综合分析,同时结合自身工艺流程、设备装置、环境条件、施工组织等,对钻探施工中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和分类。

  存在能量、危害物质失控是危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野外钻探施工现场常见的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能量危险源;机、电设备故障;场地环境、设备装置等几种危险源。

  安全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发生事故和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

  人员操作技术的培训和具体实施的训练不够科学和严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在执行任务和操作装备时, 便可能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安全教育的不到位也成为野外钻探施工的风险因素之一。

  野外地质工作人员在荒郊野外迷失掉队、发生交通及攀爬坠落事故、以及遭遇野兽袭击、温度、湿度、风雨雪及自然灾害(火灾)等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也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因素。

  在野外安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各管理环节如何体现人本主义原则的问题。在整个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本主义第一的原则。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针对第三节分析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将野外风险可能性分为非常有可能发生、有较大可能发生、可能发生、很小可能发生、几乎不可能发生、特别不可能发生6类,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灾难事件的不同程度的后果,同时确定其不同的危险潜在概率,并将火险也按其潜在特性及影响划分为灾难性的、极端的、严重的、非常高的、高的、低-中等的6个等级,依此进行规定的风险评估。

  同时,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装备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等,重点是对偏远地区(指面对紧急情况无法快速做出反应的地区)和偏僻地区(指属于城市范围但远离居民区主要交通干道的地区)野外作业安全、通信联络、交通运输、设备操作、事故急救等进行管理。

  多年的实践表明,作业方事先有针对性地制定钻探施工作业方案,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管理防范措施及安全确认,完全可以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在进行野外钻探施工之前钻探队伍完善各级安全组织网络, 各钻探实体单位必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 努力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博鱼体育在施工过程中,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培训制度、严格遵守钻探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对从事钻探施工人员购买安全责任保险、保证安全技措经费投入才能保证野外钻探施工作业的安全,保障集体的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地勘单位应从责任制、具体化、时效性等3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管理制度。

  [1] 何仲秋. 钻探工程施工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控制[ 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6 ):177-181

  3月30日,户外探险跑友会在北京、广州两地同时举行了约跑活动。在北京,根据运艳桥制定的三条难易不同的线路,五十余名跑友在香山“各跑所爱”,部分幸运儿还在抽奖环节收获了由Outdoor Research提供的跑步装备礼品。与北京的晴天截然不同,广州白云山约跑遭遇降雨,然而仍有四十多位跑友风雨无阻地响应约跑号召。广州跑友会负责人称,从4月开始,每周都将举行一次白云山夜跑活动。

  为了给全国跑友创造更多精品约跑活动,@户外探险广州跑友会、@户外探险上海跑友会、@户外探险南京跑友会、@户外探险成都跑友会微博也已陆续上线,欢迎各地跑友对号入座,共同享受奔跑人生。

  很多人都将藏地旅行作为一生的梦想,很多人已经走在藏地旅行的路上。在这个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藏地高原早已揭去神秘的面纱,但最深度、最极致、最狂野的藏地旅行故事如何展现,又如何通过镜头来诠释那些最细腻感人的瞬间?来听关山飞渡的讲座吧。

  关山飞渡是一个孤独的高原郎,集摄影师、文字作者、探险穿越者三重身份为一身,多年来执着深入藏地秘境,视荒野无人区为生命的起源,热爱深度体验式旅行,擅长拍摄图文专题故事,题材涉及人文地理、野生动物、自然景观、探险穿越等多个领域。积淀六年,推出藏地旅行力作《长头―寻找藏地密码》。他说:“阳光、宗教、亲情、坦诚、给予、敬畏自然、天人合一、酥油、青稞、牛粪,这些都是简单易懂的文字,但它们却是真实的藏地密码。”

  一段传奇的旅程,一段对味的人生。这一次,他将带着当代最传奇的藏地旅行故事、最震撼视觉的影像呈现,带我们走进鲜为人知的藏地秘境,领略震撼视觉的高原景观,靠近感人至深的信仰生活,目击世界顶级的探险穿越线路,感受神秘真实的立体藏地高原。

  关山飞渡:人文地理、野生动物摄影师,旅行作家,国内知名自驾旅行探险者,2011年度中国户外金犀牛奖获得者。2011年10月完成国内首次单车无后援连续穿越藏北羌塘、新疆阿尔金山活动,中央电视台CCTV-9“活力中国极致玩家”摄制组同步拍摄探险纪录片《关山飞渡―单车穿越无人区》。同年11月单人深入三江源,成功目击并拍摄到野生雪豹袭击岩羊群,获得突破性观察成果。2012年带领团队历经八千公里云和月,完成国内首发“王者归来―朝拜格萨尔王之旅。”

  经过清明一日风雨的洗礼,4月5日北京迎来久违的晴空万里。户外探险杂志社与ORBEA、BMC品牌及北京Race自行车店合作组织的2013年春季试骑会在老山自行车场顺利举行。主办方特提供2款公路车、8款山地车作为现场试骑车辆。

  国内首登“逃离恶魔岛”铁三总决赛领奖台的铁三选手党琦作为现场领骑,指导并带领车友们熟悉正确的骑车姿势,适应不同车的性能,骑转老山。除此之外,活动还设置了爬坡比赛环节,快车手获得了DEUTER小包奖励。活动穿插的抽奖及互动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主办方提供的EZON运动表、ORBEA小帽、自行车水壶令众车友满载而归。

  在历经了两天近100公里的赛程后,比赛顺利结束,最终,拓乐探险队、顶峰探险队、祖博体育队包揽前三名。在前8名队伍中,中国队占了5席,创造了历史。

  第一天比赛,运动员们进行了越野跑、溜索、高空速降、独竹漂、山地自行车以及负重登山项目;第二天则进行定向越野技能、山地车、浑水摸鱼、钻木取火及越野跑项目。最先到达娄山关顶峰的是从事户外运动10年的拓乐探险队成员Jacky,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这是我第五次来到遵义参加此项赛事,这里的山和水让我印象深刻。比赛项目感觉很酷,特别是摸鱼和钻木取火非常有趣。下次我还会再来的。”

  此次比赛参赛形式为团体组队赛,有些即便是一个队的成员,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度。Jacky所在的拓乐探险队有3名成员,其中Mimi和Jacky来自法国,Martain则来自瑞典,他们告诉记者,3人因共同的户外运动爱好而聚集到了一起。

  虽然汗如雨下,异常疲劳,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们的体育精神及团队协作精神令观众赞不绝口,不少当地民众早早在赛道边驻足,等待运动员经过,为他们加油打气。连续五届的赛事也赢得了运动员们的支持和认可,他们纷纷表示,下一届还会继续参加。

  选手们在完成定向越野后,又开始山地自行车比赛。山地自行车比赛赛段总长45公里,起点是海龙屯停车场,终点在娄山关停车场,比赛沿途道路崎岖,弯多坡陡,对选手的体力和自行车技术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在山地车比赛途中,选手们还进行了浑水摸鱼、钻木取火等趣味比赛。

  在泗渡镇,选手们来到比赛现场后,3个队员全部进入鱼塘开始摸鱼,每队要捉到3只鱼放到旁边的桶里,就算完成比赛。规则规定,队员们不能借助任何工具,只能徒手捉鱼。在第一支队伍完成比赛后,其他队伍也陆续赶到现场,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鱼塘里的水逐渐变得浑浊不清,使比赛的难度增大了不少。

  钻木取火是野外生存的一项重要技能,为此,组委会专门在今年的比赛中增加了这个项目。大部分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遇到了很大困难,队员们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始终摩擦不出火花来,唯有少数参赛队完成取火。

  越野跑是本次挑战赛的最后一个比赛项目,参赛队伍需从娄山关停车场一直徒步登上山顶,虽然经过两天的比赛让选手们都略显疲惫,但在即将到达终点时选手们又都打起了全部精神奋力向目的地前进。拓乐探险队以最快速度首先到达了海龙屯山顶。随后,祖搏体育队、哥伦布户外队也紧随拓乐探险队冲向了终点。

  闭幕式上,根据两天成绩的总和,本次大赛组委会进行了颁奖仪式。前八名依次为拓乐探险队、顶峰探险队、祖搏体育队、哥伦步户外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遵义汇川户外队、绿野仙踪红牛队、遵义医学院队。在这些队伍中,共有5支国内挑战队伍。“今年国内队伍取得的成绩较前几届都好,获得名次队伍数量也增加了,这和队员平日训练和国内对于户外挑战运动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裁判长方翔说。

  随着户外运动的深入人心,户外爱好者也不再满足在居住的周边城镇、郊区进行户外活动,慢慢地把眼光投向我国辽阔的西北部地区。我国西北地区拥有诗人们咏颂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有画家们描绘的天山雪峰、溪流森林。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加上多变复杂的地形路况,使这里成为了户外赛事举办的绝佳之地。这两年有越来越多的越野跑、徒步、户外定向赛等赛事在西部地区举办。

  我们从2017年诸多的西部赛事中,挑选出几个从影响力、赛事特色、赛道风光等方面都颇为出众的赛事进行重点介绍。

  亚沙赛,全称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是在亚太地区顶级商学院的MBA学员群体中展开的一项竞技体验式文化赛事。参赛选手通过徒步穿越70余公里沙漠的竞技比赛,体验和践行环保、协作、坚持、责任的赛事理念。

  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的亚沙赛,具有非常鲜明的赛事特色。沙漠徒步的难度和体验远远不同于常见的林间徒步。参赛选手在茫茫沙漠中携手前行,相互支持又相互竞争,相比单兵作战的个人赛,团队赛带给你更多感动。

  特色:中国首个超长距离的不间断、自导航、自负重越野跑赛事,通过奔跑去探索大漠戈壁的自然盛景和丰厚的文化遗存。

  “八百流沙”出自盛唐时期玄奘法师所著的《大慈恩寺大唐三藏法师传》,又称“莫贺延碛”,今甘肃瓜州到新疆哈密之间的荒漠戈壁。据记载:这里“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夜则妖魑举火烂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

  如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的八百流沙极限赛,不仅是对体力、毅力和勇气的终极挑战和考验,而且是一次奇异的东西方古今文化交融之旅。赛事的选手资质标准是全球最高的,目前针对全球越野跑高手,仅限额招募50名精英队员。

  特色:世界探险越野赛,它将重温当年麦哲伦环球航程的路程移植到陆地。赛事集结了全世界最顶级的耐力运动员,四人一组,其中包含一名异性,进行为期3~10天的不间断赛事,是世界唯一昼夜不间断的探险赛。

  1987年法国记者热拉尔・菲西在采访阿根廷举行的环球帆船赛时突发奇想:如果把这项为重温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历程的赛事移植到陆地上来,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像过去几个世纪的探险家那样,全凭自己的坚韧意志和运动技巧与大自然作生死的较量,那是不是会更吸引人?正是菲西这个突然的灵感,诞生了一项在全球一发不可收拾的运动―― 探险越野赛。这项陆地上的“麦哲伦航行”,成为无数人的英雄梦想。

  本次世界探险越野赛的阿勒泰站比赛,赛道长度600公里,包含了自行车、跋涉、绳索、漂流、定向等项目,对参赛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比赛地点选在了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始终保持着原始风貌而被誉为“人间净土”。而今年的比赛路线就将在这神秘的西北境地展开,在纯净幽美的喀纳斯湖上划皮划艇,在茂密原始的森林中徒步,全身心的探索这片仙境。

  中国的户外人终于不再只是户外纪录片的“看客”。被誉为“户外奥斯卡”的班夫电影节中国巡展日前启动,自2013年7月6日起,有二十余部精彩的户外纪录片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进行展映。与此同时,“戈尔特斯·中国户外纪录单元”也首次加入了这个全球最著名的户外运动电影节。

  班夫电影节中国户外纪录单元选择了《心沐·卡瓦格博》作为首映影片,该作品由《户外探险》杂志和戈尔特斯联合拍摄,记录了三位不同生命轨迹的人为了各自内心的梦想,完成梅里雪山转山的经历和心路历程。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户外探险》执行主编何亦红在首映式上阐述了本片的主旨:“转山的路也是心灵的历程,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户外应该能够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生活,真正去解读生命的意义。”

  戈尔工业品贸易(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纺织品部中国区市场总监张静葳女士表示,过去谈及中国户外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成熟,多是用一些抽象的官方数据,而此次“中国户外纪录单元”与班夫电影节的同步呈现,揭示了中国消费者用影像记录户外领域行走的趋势,也是一种从深度上的对中国户外快速发展的真实论证。

  继4月、5月Vasque“V越野而跑”全国越野跑约跑活动后,Vasque品牌再次于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同步举行全国第三轮约跑活动。

  (网名:没事折腾,大何,何苦来),38岁。从1995年开始自驾车旅行,酷爱户外探险,旅行摄影,从1999年开始接触越野运动,曾先后12次驾车深入藏区,有丰富的野外探险经验和野外生存能力。2000年单人单车无后援东西穿越浑善达克沙地,2001年单车无后援穿越阿里无人区,2002年单车无后援深入羌塘无人区,2003年单车无后援穿越巴丹吉林沙漠,2003年首届全国场地越野锦标赛总决赛B组厂商杯冠军队队员,2004年单人单车无后援穿越东可可西里,2005年完成人类首次无后援连续穿越中国四大无人区(罗布泊、博鱼体育阿尔金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2006年代表中国江铃车队参加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不算巴黎――达喀尔这次,仅仅在中国国内无人区自驾就累计花费40万元,就为了在无人区驾车旅行,享受在极端环境中挣扎的乐趣,像一匹野马一样奔跑、探险。

  55岁,目前是职业越野车手,力爽风暴越野赛队队长、德国大众驾控之旅培训师。曾经十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廖岷喜爱探险和冒险的精神。199年投身四驱运动,几年间跑遍了除海南、台湾以外的中国各个省区,四次进入青藏高原。“四驱越野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和自然走得特别近,可以真正去感受自然、理解自然、融入自然”。廖岷2000年单车游历中东部的十九个省市,2001年单车单人进入青藏高原,穿越阿里无人区,2002年参加首届松花江冰雪越野挑战赛,获分站赛的第=名,同年单车穿行西南三省、滇藏线年参加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金港站,获A组第六名,不到一个月之后单车无后援纵穿罗布泊荒漠,2004年参加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多次获小组亚军、风采奖,2005年参加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河南郑州站,并多次取得名次。

  2007年沙尘来得更早一些。其实并不是每年不请自来的蒙古沙尘暴,而是两个充分尊重自然而又敢于挑战世界第二大沙漠的勇土从新疆返回内地!

  “沿北纬39°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最长轴腹地”,这一创意来自当代探险界的先驱、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111年前他进行了一次没有成功的伟大探险。

  2006年12月6日,何旭东与廖岷从北京出发,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沿。2007年1月1日开始了单车无后援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行动。原以为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开出沙漠,结果他们整整在沙漠中行驶了27天。过程虽然困难,但因为他们准备充分,心理成熟,最终还是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家乡。这样的经历,对于读者和探险以及汽车爱好者来说,都是很“强”的。

  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既要互相了解又不能野蛮征服。大何与廖岷作为老牌的、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和车手,当然不会卤莽冒进。他们其实是在梦想与渴望中准备了五年。

  虽然他们儿时不曾想到过长大以后会拥有汽车,更没想过驾车旅行,但他们从小喜欢地理,对于神秘的远方就有一种向往。2001年他们第一次亲眼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时候的第一感觉是:恐怖。按照他们当时玩越野不久的经验和自我认识,很清楚离开公路,人和车就会完蛋(原话)。虽然只能雪藏进入沙漠的梦想,但已经有了坚定的远期目标,总有一天要穿越这里。

  随着各自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种自发和自费的越野活动和比赛,大何与廖岷成功感受过了浑善达克沙地、库布奇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等,对于沙漠逐渐有了认识了解,越来越熟练地掌握了沙漠行车技巧,并且形成了充分尊重各地沙漠不同的沙性,因地制宜地迅速探索出新的适应性驾驶技巧。这正是若干年的经验积累中含金量最高的成分。要知道,无论你开四点零还是五升以上发动机排量的越野车,无论你有多少汽油和给养,无论你换的轮胎是多么的昂贵和“专业”,大自然都不太可能被你四个轮胎征服。

  既要作为人类亲近和了解自然,又不能卤莽粗暴对待大自然――这就是“成熟冒险”的内涵吧。

  大何与廖岷在2000年分别进入北京某著名越野汽车俱乐部,在多次的越野探索与训练当中熟悉起来。他们第一次联手参加比赛,就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一个是车手一个作为向导,两人在比赛中的技术搭配堪称完美。如果仅仅从越野技术角度记分的话,他们的成绩应该比第三名更靠前。

  在多次的并肩作战中,他俩成为了莫逆的挚友。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他们也是以朋友的态度对待,时间上他们选择了气温最适合驾车穿越沙漠的冬季。这样,按照中国古话: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

  2007年1月1目的下午,在新疆麦盖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沿),何旭东和廖岷告别了送行的人们,驾驶着丰田80越野车向东,从冰面上跨越了和田河,正式开进了沙漠。人类首次尝试驾驶轮式机动车,沿北纬39°线东西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行动,已然发生了。这个创意来自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1895年,赫定的探险队在塔克拉玛干仅仅沿39度线行进了不到三百公里,就因干渴和迷路死了很多队员和所以骆驼,全队只有他和当地向导奄奄一息地爬到克里雅河边,侥幸逃生。这次充满代价的探险让塔克拉玛干沙漠威名远扬。后来塔克拉玛干地区探险寻宝一直没有停止过: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在1901年到1931年曾四次到塔克拉玛干,1905年享廷顿在美国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进入塔里木南缘地区考察:1911年日本僧侣橘瑞超沿尼雅河北行。近一百年间,没有人能够比斯文・赫定走得更远。而横穿这一死亡也成为无数探险家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1991年,中美沙漠探险队沿沙漠南缘(北纬38度)历时53天穿越成功,但因过于靠近沙漠边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1993年日本大学生探险队从瓦石峡出发,企图东西横向穿越塔克拉玛干但历时60天后从安迪尔河退了出来。同年10月中英联合探险队徒步东西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11月21日历时60天行程1500公里完成了人类首次东西穿越塔克拉玛干!2004年1月中日联合探险队从新疆麦盖提县以东80公里处出发,以骑骆驼和徒步的方式,沿北纬39度线由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直线天,是按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设想的沿北纬39度线横穿沙漠腹地(沙漠最长轴的腹地),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难度最大的一次。

  为了这次穿越,大何与廖岷以前在巴丹吉林、库布奇、毛乌素、腾格里等沙漠试练,但塔克拉玛干让他们 真正尝到了技术上、体能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战。他们选择气温最低的1月进入沙漠,是因为往年这期间沙漠是最平静的,没有风沙,和田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也封冻了。但不巧的是因为最近是暖冬,和田河水没有封冻,这个原因险些让他们的穿越活动夭折。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们冷静下来,用了15天等待低温寒潮的到来,并沿着和田河驾车观察地理状况。终于在2007年元旦这天从冰面上侥幸驾车通过。包括装备在内的几顿重的丰田车在后轮上岸后,才发现好多地方都没冻结实,博鱼体育还有明水在流动!着实令人害怕。

  对于这次穿越,大何认为是进入沙漠后边走边学。塔克拉玛干的沙质比他们经历过的内蒙古所有沙漠都要软,很容易陷车,沙坑也非常大,到了底部完全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走。头四天,他们只走了不到一百公里。经过了摸索,他们找到了一些应对的办法:用卫星地图进行大方向的判断,提前确定若干GPS必经点、折点,分析沙梁长度与位置,找沙丘相对低的位置作为战术的突破点。这些都是他们每晚必做的功课。汽油发电机的作用就是晚上给这些复杂的电子设备提供电力服务的。起伏的沙海一直绵延到天边,中间有金字塔型的巨大沙丘,狭窄的沙梁,还有松如蛋糕的盐碱地。有些沙丘间漏斗状的沙坑有几十米深,一旦掉下去,就不是三五天能上来的了。经过几次陷车的教训,他们再遇到摩天楼高的巨大沙丘,一人徒步探路,做好指示标记,然后用手台指挥车辆跟进。行进速度在这样的体力代价下逐渐提高。后来两人笑称,这次穿越,有超过一半的路是走下来的!

  在浩瀚沙海中,最可怕的是车辆故障。一旦车子坏了修不好,他们就只能徒步走出沙漠自救,宣告行动失败。所以,保护车辆就成了最主要的注意事项。一天,他们刚刚爬上一座大沙山,忽然听到车子发出异响,离合器也无法摘空,因为只要有一分钟让离合器处于半接触状态不管,就烧毁了。这可不是小问题!赶快熄火检查,原来是固定发动机下部的“鸡爪垫”开裂了,造成车辆在冲沙丘跃起后发动机错位。没有专用工具,只能用铁丝将发动机勉强固定住。后来他们再不敢按照内蒙古沙漠里的驾驶习惯(让车辆冲上沙丘顶部跃起),而是缓慢爬上顶部,看清情况再安全驶下来。避免了很多次陷车,油耗也从百公里80升下降为60升!

  沙漠在漫射光下几乎无法驾车前进――阳光的光影能够帮助判断沙丘的坡度,没有影子的沙丘看起来像垂直的一样,极为可怕,无法驾驶车辆接近。所以每天天黑以前,他们必须停止前进,并尽快搭建好沙漠露营的营地。沙漠腹地昼夜温差极大,白天在0摄氏度左右,夜里降到零下二十多摄氏度,每天早晨笔记本电脑都无法开机,要用车内热风吹半天才能启动。

  生活方面,他们每天只有时间吃两顿饭。早晨吃旅行气炉煮的面条,晚上用新疆当地做“沙馕”的土办法把冻得比石头还硬的馕和烤包子,放在用枯枝烤热的沙子中埋30分钟,然后把食物刨出来抖掉沙子吃。

  由于这辆老车是化油器的车型,早晨发动车辆也很困难。后来找到了窍门,头天把车停斜坡上,早晨一旦启动马达完全失败,则利用在沙丘斜面溜车的一两秒,想法把车打着!这样的窍门也只有高手才能发现并利用。

  在穿越进行到第十七天的时候,他们横跨了第三条逃生路线――塔中公路,投宿于路边旅店。这是进入沙漠多日以来他们头次睡真正的床。廖岷感觉“太奢侈了”!

  离开塔中公路继续向东,沙漠的形态变了。由于风向不定,沙丘的形状不完整,很难进行判断。那些连绵的小沙丘就像托鸡蛋的盘子,前轮已经过去了,还在后面,整个车子就担在上面。行进的速度又慢下来,有时两个小时只能前进一两公里。毫无生机的沙漠让他们感到了孤独,两个人的话越来越少。

  当车尔臣河边的胡杨露出影子的时候,希望似乎升腾起来。但是开到预定的过河点一看,由于气温回暖,河边解冻了,用随身带的雪杖往下探,居然探不到底。两人抽着烟,半天没有话。下面暗流很急,又是沙质河床,如果硬冲,可能十分钟车子就沉底了。这些暗流甚至弄得廖岷在徒步趟水探路时候一个失足,大何在车上吓出一身冷汗,以为廖岷会被河水卷走呢!

  住了一夜,他们决定寻找新的过河点。向北找了五六个地方,终于冲了过去。最后一道难关突破了,连夜冲向终点若羌,在那里胜利结束单车无后援东西向连续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从离开麦盖提进入沙漠算起,行程1476公里,GPs因为是按照折线计算,距离相对短些,显示1310公里。实际上因为车轮在行驶的时候打滑,所以他们的实际行驶距离在2500公里到3000公里之间。

  《户外探险》:你们回北京那天,不少朋友跑到高速路服务区欢迎,里面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是谁呢?

  廖岷:那是故宫博物院的宗同昌先生。他曾亲自随中日联合探险队去过塔克拉玛干,是我们走之前专门寻找并登门请教的专家之一。

  大何:我们这两年从网上和图书馆收集了不少有关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理、气象、石油、探险的资料,但都是道听途说,所以出发前寻找一些亲自去过塔克拉玛干的人,听听他们怎么说,对于我们特别重要。我们打了很多电话,很多热心的当地公务员、探险爱好者、石油系统员工、曾数次进入沙漠的驼工都给了我们不少指导。

  大何:我们本来想用一辆新的越野车,但后来从机械可靠度、车辆对地理的适应性、维修方便性等方面,最后仍然选用了我那辆TOYOTA的LC80陆地巡洋舰。这车已经跑了15万公里道路,我接手的时候11万公里多,以前基本只在公路上跑,我拿到后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等地方,跑了三万多公里,基本没在公路上跑。虽然车况已经不新,但车的性能是很值得信任的。

  大何:不算从北京到新疆的4800公里单程的车辆用油,我们进沙漠共用圆铁皮油桶携带了590升汽油,小型汽油发电机,提供夜间办公用电。我把丰田的空调冷凝器拆了,好腾出地方来多装一个“强制水箱降温扇”。以前使用的捷达的电子扇改装的,在可可西里那次发现密封性不好,于是这次专门买了个BMW的,改装后安了上去。气垫千斤顶、防沙板、铁锹,机油、齿轮油、几只汽车水泵、整套汽车修理扳手……以前越野的各种必备宝贝和一些专门为这次而准备的装备都带齐全了。沙漠行车要经常给轮胎放气和补气,我们还带了轮胎打气泵、细铁丝等等。甚至还有渔民用的橡胶连脚裤,用于涉水探路或者泥地救援。

  《户外探险》:GPS对于你们沙漠行车很重要吧?你们带了一台车用的还是手持的?

  大何:一台GPS7我们一共带了7台!有一个Ga rmin76是自己的,其他都是朋友主动扔我们车上让在路上用的。但最后经验证明,最顺手的还是Garmin。没怎么使用其他的GPS,也不是性能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操作界面上的熟悉程度。带朋友的GPS也是以防意外。假如我们就一个GPS,如果出了问题无法按照卫星信号寻找坐标,那麻烦可就大了!

  廖岷:其他的电子设备方面,我们携带了两部卫星电话、两台笔记本、手台(对讲机)和车台(车载对讲机)、DV、还专门为这次沙漠穿越买了不能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因为怕沙子从缝隙进去。

  廖岷:专业登山帐篷、低温睡袋,龙须面、方便汤料、真空干菜、肉联制品(牛键)、鱼罐头、红烧肉罐头、60个馕、若干新疆羊肉烤包子。准备了30天的饮水,按照每人三到四瓶/天的量,加上做饭用水,买了六箱瓶装水。

  大何:上次我驾车穿越可可西里,就全程吃的方便面。到后半程一看到方便面的塑料袋就反胃,更不要说闻到它的味了!所以这次我们选的是龙须面,水一开就熟,也没有多余的化学物质,对身体比较好。

  《户外探险》:你们如果有生命危险,会考虑用直升飞机这样高成本的救援方式吗?

  大何:按照中国现在的国情,动 用直升飞机根本不可能。石油系统 每次进沙漠作业都是推土机开路, 把沙子推平了,再用奔驰沙漠卡车 车队集体进去,速度很慢,成本很 高。我们穿越之前咨询过人家,人家 劝告我们:“你们别进去!真进去出 了问题我们也救不了你们。等推土 机开路找到你们,什么都晚了。”

  我们计划是从西向东穿越塔克拉 玛干沙漠,于是按照地理分析,给自 己准备了三条逃生线路,就是三条南 北向穿越沙漠的河流――和田河、克 里雅河和塔中公路。这些河流与道路大概按照300公里间距,差不多把塔克拉玛干沙漠分成三份。所以我们即使在沙漠腹地汽车完全抛锚必须弃车逃生的线公里如果是内地,人步行的话两天足够抵达,但沙漠里至少是十天。那么一旦开始逃生计划,背负十天的生存食物和水,走起来也很难。

Copyright © 2018-2023 博鱼体育·(中国)移动端下载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17051662号-3